教师发展
海淀名师||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召开特级种子教师及第六期导师制研修学科组工作研讨会
2025-03-03 14:28


海淀区特级种子教师及第六期导师制研修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在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的指导下,全力落实“海新计划”关于建设高层次教师梯队的工作部署,持续开展海淀名师培养工作。 

为做好2024学年工作总结,推进落实新学年研修工作规划,名师工作站于2025年2月27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学科组工作研讨会。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张艳副科长,名师工作站邵文武主任、韩巍巍副主任,第六期导师组长,以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名师工作站邵文武主任主持。 


邵文武主任主持


鲁春秀老师作专题发言

鲁春秀老师以《总结提升 共谋新篇》为题作2024年研修工作总结,并对2025年工作规划进行解读。

2024年第六期研修项目全面启动以来,20个学科组在“四维六阶”研修课程的整体规划下,一是圆满完成“新学员规划交流研讨会”,进行学员发展诊断分析、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团队研修共识、制定组内规则制度,实现了“建团队、谋发展”;二是启动“书香文化节”阅读素养提升活动,通过组内共读、导师领读、跨主题阅读、学术写作等形式,帮助老师们在阅读中开展教学科研,以输入促进输出,提升教育与文化修养;三是开展系列学科主题研修,围绕名师成长、课题研究、“人工智能+教育”等主题,全面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2025年研修围绕两项中心工作开展。通过特级种子教师培养,对部分导师群体开展高端研修,以六层级六阶段研修课程为抓手,着力培养一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候选人;创新实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区域名师搭建教学研讨和展示的平台,鼓励更多区域教师协同参与,在活动中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积累一批名师教学示范课例,引领区域教师队伍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和课堂创新能力。 


研讨现场

导师组长针对所在学科的人才队伍特点,对第六期研修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研讨。组长们表示,特级种子教师培养为组内导师提供了进一步深耕精研的机会和平台,也能够有效助力导师、学员之间的协同发展。此外,各位组长针对海淀名师群体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组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具体流程、评价标准、资源生成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通过活动有效助力老师们发展课堂教学素养。 


张艳副科长讲话

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张艳副科长对名师工作站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感谢第六期组长和导师团队为区域名师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她提出,多年来,名师工作站致力于海淀区高端教师培养,成效卓著,不仅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更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改善中。此次在导师制研修项目的基础上启动特级种子教师高端研修,站位高、谋划深,是对“海新计划”的有效落实,虽任重道远,但意义重大。针对未来工作,张艳副科长也提出了两点期待: 

1.持续探索,优化区域名师研修生态。名师工作站构建了一个以名师为核心的研修团队,老师们在培训中不仅提升了自身专业素养,还通过示范课、教研活动、师徒结对等形式,带动了周边教师的共同成长,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和良性研修生态。未来,希望名师工作站继续完善研修机制,探索更丰富多元的研修形式,助力海淀区整体教育生态的持续优化。 

2.全面保障,助力区域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海淀区教育两委将继续强化支持,提供组织保障,整合区域优质资源,为区域名师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以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迈向新高度。 

最后,邵文武主任指出,名师工作站长期致力于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自2005年成立以来,名师工作站至今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已经完成五期导师制研修工作,海淀区无数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身上都留有在名师工作站成长发展的印记。未来,名师工作站将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推进培训课程多样化、精准化、个性化,继续为海淀区高质量、雁阵式名师梯队建设贡献力量。



文:名师工作站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