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跬步千里 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青年教师研修系列之“名师说成长”活动顺利开展
2025-03-21 15:45

2025年3月19日上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青年教师研修系列之“名师说成长”活动顺利开展。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工作站主任邵文武以“做一名学习型的教研员”为题给全校50余名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充满育人智慧与人文温度的专题讲座。工会主席皮国萃、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许长明和青年教师们共同参与研修活动。活动由校长办公室董文慧老师主持。


专题讲座


邵主任作专题报告

邵主任从求学、教学、教研三个阶段的关键点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人、为事、做研究”的初心与担当。 

一、求学之路:“关键教师”点亮成长

邵主任在十四年的数学学习路上从未停止过研究和思考,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中师三位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风格以及硕导、博导严谨的治学精神奠定了他的“四字从教法则”:“领”:带领学生感悟数学;“引”: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扶”:逐步防守让学生独立研究数学;“赏”:欣赏学生的作品。不论是教数学还是研究数学,其本质既是思考的充分自由,也是人类心智的荣耀。邵主任用他的亲身经历教育引导青年教师要做全面成长的有心人,要善于将自己的全部经历与教育教学相关联,进而将其转化为自己不断成长的不竭动力。 

二、十年教学:引领学生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

邵主任还与青年教师分享了他教学成长的精彩历程。从连续4年“抄写”老教师教案开始,历经品读教材、撰写教案、精读教案、修改教案、反思教学等阶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以关注学生在试卷上写的“相差越小的数,其乘积越大”做公开课为案例讲述了如何引领学生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让每位学生体会学习数学带来的成功体验。从获得公开课荣誉的喜悦再出发,从而形成了将数学本质落实到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理念。邵主任用他的专业精进之路教育引导青年教师要做在专业上深耕精研的践行人,要善于将上位的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关联,在知行合一的不断尝试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三、转型教研员:从“第一次研究课”到“传承” 

转型做教研员后,邵主任快速融入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这个大家庭。他深情回忆了自己与老一辈教研员共同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教育引导青年教研员要传承“责任与担当、团队与研究、拼搏与奉献,海纳百川、协同创新”的进修精神。此外,邵主任还讲述了“第一次研究课”在薄弱校开展,帮助教师不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学校大幅提升数学成绩等亲身经历。并与青年教师分享了从中受到的启发,也因此逐步将自己定位为教师的服务者、陪伴者和同行者。同样,邵主任还在深度学习项目、空中课堂录制、高三命题工作坊等各项工作中,不断满足、引领和创造需求,为不同阶段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带领团队开展跨学段教研,探索学科育人经验。邵主任用一个个朴实而精彩的故事勉励青年教师,选择了海淀进修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大家一起在海淀教育的沃土上不断发光发热。


活动现场

本次“名师说成长”活动是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青年教师系列研修活动之一,通过“名师成长轨迹”的真实还原,为青年教师树立了专业精进与育人情怀的旗帜,优秀的教研员既是学术的“领航者”,更是教师的“知心人”。要牢记“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初心,发挥青年人的拼劲儿和干劲儿,不断反思和创新,为海淀“大教研”的迭代升级和区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贡献自己青春的力量。 

青年教师收获感悟

学前教研员 张志存:今天有幸聆听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首先,对于教研员的角色,我们应保持清晰的认识,致力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教师,并为他们营造一个开放、多元、充满创新的成长环境。其次,作为教研员,我们应具备发现他人优点的能力,利用这些优点来促进不足之处的发展,多做关键时刻给予他人帮助的实事儿。第三,个人品德的修养同样重要,应尊敬前辈、关爱后辈,保持谦逊的态度,平易近人。第四,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实践的事业,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老一辈教研员的优秀传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力以赴。 

师训部 李珂:邵老师从自己学生时期遇到的多位老师、做教师时优异的教学履历、做教研员时几个关键事件向大家讲述一名优秀教研员的成长来时路,讲述风趣幽默、真挚又接地气,分享他对教研员做人、做事、做研究的心得。我收获了很多,也想尝试一些邵老师给出的关键tips,比如要更积极地在工作中主动营造舒适的氛围;在培训中关注薄弱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多给他们机会;最触动的是邵老师对不同教师特点的关注,好的指导不该是削足适履,而是帮每位教师找到最合脚的"鞋";同时教研员应当追求即“讲理”又“做事”,既要向下扎根触及真实的教学土壤,也要向上生长寻找道理的光芒。这份工作需要理性,更需要像前辈那样,永远保持对教学现场的关注与热情。 

技术部 翟金泉:通过讲座了解到了邵老师以赤忱之心铺就的专业成长之路,深入了解了前辈教研员的奋斗历程与专业成长轨迹。邵老师通过回溯自身从专业学习、教学实践到课题研究的多元维度,以平实真挚的叙事方式,生动诠释了为人、为学、为研的真谛。作为青年教师,这场分享如同一场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字字句句凝结着前辈对后辈的殷切期许与智慧传承。聚焦信息技术保障工作本职领域,我深刻反思: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新时代,我们青年教师应如何守正创新、行稳致远?邵老师的成长历程给予明确启示——既要端正心态、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在服务中践行教育者的初心;更要秉持工匠精神深耕细作,以创新思维开拓工作格局,在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技术融合等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让技术真正成为赋能教育教学的坚实后盾。 


文:董文慧 王果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