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等文件精神,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更好地融入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提升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海淀进校职教研修室精心研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中职课程思政”研修课程。
职教研修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准定位中职教师关于课程思政的研修需求,为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职教研修室开发了“课程思政”研修课程,在已开设过的中医药文化、中轴线、二十四节气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展了茶文化系列课程,中职课程思政研修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茶文化的学习,推动教师将茶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不断启发中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实现润物无声。
职教研修室开发了以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思政专题研修课程。职教研修室教研员董捷迎介绍了茶文化研修课程的主要内容,她希望大家通过茶艺研修课程提升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发掘、加工和利用茶文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为中职课程思政的全面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推动力。
董捷迎老师解读课程方案
研修课程由国家高级香道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点茶传承人紫琳老师主讲,紫琳老师讲解了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背后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多方面文化内涵,并系统地讲授了中国六大茶系,引导大家研习《茶经》。教师们从茶文化历史起源中廓清对茶道和茶艺的迷雾,从中国传统茶文化经典中拓宽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树立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体悟茶文化中以茶明理、以茶修身、以茶励志的精髓。
紫琳老师还带领老师们实践了茶道礼仪,包括行茶法及礼仪、敬茶礼、谢茶礼等,教师从源头上了解中国茶文化,从中汲取教学养分,挖掘提炼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例如精美茶文化技艺是对中职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培养精益求精和工匠精神,增强创新意识的生动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与中职专业教学相结合,推陈出新。例如服务类专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茶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专业能力,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最后两次课程,董捷迎老师引导教师们通过小组讨论充分思考学校和专业办学特色,聚焦茶文化的育人要素发掘,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非遗活态文化的优势,重塑专业课程思政过程、创新课程思政方法,形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新语境,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例如茶文化中融入自然的和谐思想,可以深化中职环境保护的学习讨论;茶文化所倡导的“美、敬、和”等茶道精神和茶德思想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茶叶的冲泡形态可以启发中职学生对于正直、刚正不阿等品德的学习;精美的茶艺可以培养中职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
中职教师积极参加研修
未来,职教研修室将继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拓展职教课程思政主题、理念和实践路径,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中职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全面提升中职课程思政教育实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贡献力量。
教师感言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姜晓建: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通过茶文化系列研修课程了解了进修的目的和意义,是以茶文化为载体服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让专业与茶文化很好的融合。其次,学习了茶的历史、分类,进行了实践操作,学习了基本的泡茶技巧和方法。未来,我们将结合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特点,将茶文化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茶文化的折页设计、海报设计、画册设计等,这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专业服务于民族文化传播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康楠:紫琳老师带我们领略了茶文化的魅力,从神农不经意尝到了带有苦味的绿叶讲起,中国茶味就此展开。在这里我们凝神静气,聆听着紫琳老师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识茶、赏茶、沏茶、闻茶以及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激发了我深入学习的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我与本专业的联系,结合学前教育,真应该把这种内省修行的思想传递给我的学生,拂去她们浮躁的情绪,清静、恬淡的内心正是她们未来职业的需求。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张婷: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茶艺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最佳载体。通过这次茶文化的学习,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充实了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了人文素养,增强了综合素质。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冲泡好一杯茶,更多也学会了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把爱国教育、孝行、礼仪融入其中。我将在我的专业课教学中,带领学生领悟“爱国、奉献、团结、创新”的茶人精神,用茶的清灵孕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以茶的雅韵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文:洪婕、董捷迎
编辑:夏玲玉